内容提要:信息与计算科学培养方案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102
学科门类:理学
主干学科:数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或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学习奠定基础。
二、培养规格
1.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知识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专业知识和工具性知识四个方面。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金融学等方面的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学、信息科学、计算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专业知识包括掌握较多的分析、代数、几何和概率统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信息科学、计算数学或运筹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包括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方法论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
能力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较强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抽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准确计算的能力、运用数学软件的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包括具有较高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
(3)素质结构要求
素质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意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文化素质包括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专业素质包括科学素质和专业基本素质,其中科学素质包括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求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专业基本素质包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素养、价值效益意识、革新精神、学会“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对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能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具备求实创新意识;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1)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求实,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工作。
(2)掌握从事信息与计算科学工作所需要的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3)系统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科研方法,具备从事信息与计算科学工作的能力。
(4)了解与信息与计算科学相关的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等各交叉学科的知识,具有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5)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6)掌握获取与应用科学研究信息的方法。
(7)心理素质好,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课程设置结构体系
本专业课程结构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类包括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三个教学平台,三个教学平台下共设有6个课程模块。其中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任选课;学科基础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平台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修课;实践教学类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专业见习、专业实习、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技能训练、毕业设计等8个部分。
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类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专业见习、专业实习、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技能训练、毕业设计等8个部分。 具体安排如下:
1.入学教育与军训
入学教育与军训对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入学教育与军训时间为2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入学后进行。
2.劳动教育、社会实践
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时间为3周,第一、三、五学期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3周,在寒、暑假中进行。
3.专业见习、专业实习
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和提高从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学生到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实习基地进行考察和实习,通过选派有经验的教师分组指导学生,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时间为10周,其中专业见习2周,安排在第四、六学期,各一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业实习8周,安排在第八学期。
4.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
对学生进行培训和具体指导,组织学生申报学校的科研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等比赛,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聘请省内外学者、专家进行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软件设计等竞赛活动。
5.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与测试时间为5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并组织开展培养学生素质的“五个一工程”,即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好字、一项熟练技能、一个熟练软件、一项好设计。“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从一年级开始训练;“一手好字”从二年级开始训练;“一项熟练技能”和“一个熟练软件”从三年级开始训练;“一项好设计”重点在四年级进行训练。
6.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设计指导规范执行,安排在第七、八学期进行。通过撰写学期(或学年)小设计和毕业设计,使学生初步了解毕业设计的选题、资料查询与筛选、正文、写作、答辩的全过程及规范化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科研能力、软件开发设计等方面的训练。第八学期毕业设计答辩等工作占课堂教学时间5周。
7.数学建模与应用
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校数学建模竞赛,并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准确计算的能力、运用数学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学制、学时与学分
1. 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区间为3~6年。
2.学时与学分:理论教学2720学时,161学分,实践教学34学分,合计195学分。
六、毕业条件、学位授予与学位课程
1.毕业条件: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必修课程成绩全部合格,修满规定的学分,且平均学分绩点达到规定要求方能毕业。
2.学位授予:取得毕业资格且学分绩点达到学位条件要求的毕业生,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
3. 学位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论、微分方程。
七、课程设置结构体系表
教学类别 | 教学平台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占总学时的学时数 | 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 学分数 | 学期学分分配 与开课学期 |
理论教学 | 通识教育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742 | 27% | 43 | 11学分/学期(1~4) |
通识选修课 | 任选 | 160 | 6% | 10 | 2学分/学期(2~7) | ||
学科基础 | 学科基础课 | 必修 | 764 | 28% | 47 | 12学分/学期(1~4) | |
专业教育 | 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464 | 17% | 27 | 4学分/学期(2~7) | |
专业选修课 | 限选 | 290 | 11% | 17 | 5学分/学期(4~6) | ||
任选 | 300 | 11% | 17 | 5学分/学期(5~7) | |||
小 计 | 2720 | 100% | 161 | 23学分/学期(1~7) | |||
实践教学 | 入学教育与军训 | 必修 | 2周 | 2 | 2学分/学期(1) | ||
劳动教育 | 周末、课余 | 2 | 0.5学分/学期(1~4) | ||||
专业见习 | 课余 / 2周 | 2 | 1学分/学期(4,6) | ||||
专业实习 | 8周 | 6 | 6学分/学期(8) | ||||
社会实践 | 寒假、暑假 | 2 | 1学分/学期(2,4) | ||||
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 | 周末、课余 | 4 | 1学分/学期(2,7) | ||||
技能训练与测试 | 5周 + 课余 | 8 | 2学分/学期(3~6) | ||||
毕业设计 | 5周 + 课余 | 8 | 8学分/学期(7~8) | ||||
小 计 | 34 | ||||||
合 计 学 分 | 195学分 |
八、教学时间计划总表
项目 周数 | 一 | 二 | 三 | 四 | 合计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授课周数 | 16 | 16 | 18 | 16 | 18 | 16 | 18 | 118 | |
入学教育与军训 | 2 | 2 | |||||||
专业实习 | 8 | 8 | |||||||
毕业设计 | 8 | 8 | |||||||
考 试 | 2 | 2 | 2 | 2 | 2 | 2 | 2 | 14 | |
劳动教育 | ① | ① | ① | ③周末、课余 | |||||
专业见习 | ① | ① | ②周三下午 | ||||||
社会实践 | ① | ① | ① | ③寒假、暑假 | |||||
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 | ① | ① | ① | ③周末、课余 | |||||
短学期 | 2 | 2 | 2 | 6 | |||||
教育周数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16 | 156 |
寒、暑假 | 6 | 6 | 6 | 6 | 6 | 6 | 6 | 42 | |
合 计 | 52 | 52 | 52 | 42 | 198 |
课程类别 | 课程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时数 | 学分 |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 ||||||||||
总计 | 理论 | 实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16 | 16 | 18 | 16 | 18 | 16 | 18 | 16 | |||||||||
通识教育 | 公共基础课 | 101110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必 | 48 | 32 | 16 | 3 |
| 3 |
|
|
|
|
|
|
10111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必 | 36 | 32 | 4 | 2 | 2 |
|
|
|
|
|
|
| ||
20111003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必 | 90 | 64 | 26 | 5 |
|
| 4/1.5 |
|
|
|
|
| ||
2011100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必 | 48 | 32 | 16 | 3 |
|
|
| 2/1 |
|
|
|
| ||
10311001 | 大学英语A(1)* | 必 | 64 | 48 | 16 | 4 | 3/1 |
|
|
|
|
|
|
| ||
10311002 | 大学英语A(2)* | 必 | 80 | 48 | 32 | 4 |
| 3/2 |
|
|
|
|
|
| ||
20311003 | 大学英语A(3)* | 必 | 72 | 54 | 18 | 4 |
|
| 3/1 |
|
|
|
|
| ||
20311004 | 大学英语A(4)* | 必 | 64 | 48 | 16 | 4 |
|
|
| 3/1 |
|
|
|
| ||
20221001 | 大学语文 | 必 | 36 | 36 |
| 2 |
|
| 2 |
|
|
|
|
| ||
11511001 | 大学体育(1) | 必 | 32 | 32 |
| 2 | 2 |
|
|
|
|
|
|
| ||
11511002 | 大学体育(2) | 必 | 32 | 32 |
| 2 |
| 2 |
|
|
|
|
|
| ||
21511003 | 大学体育(3) | 必 | 36 | 36 |
| 2 |
|
| 2 |
|
|
|
|
| ||
21511004 | 大学体育(4) | 必 | 40 | 32 | 8 | 2 |
|
|
| 2/0.5 |
|
|
|
| ||
10111005 | 形式与政策(1)(讲座) | 必 | 8 | 4 | 4 | 0.5 |
| 0.5 |
|
|
|
|
|
| ||
20111005 | 形式与政策(2)(讲座) | 必 | 8 | 4 | 4 | 0.5 |
|
|
| 0.5 |
|
|
|
| ||
30111005 | 形式与政策(3)(讲座) | 必 | 8 | 4 | 4 | 0.5 |
|
|
|
|
| 0.5 |
|
| ||
40111005 | 形式与政策(4)(讲座) | 必 | 8 | 4 | 4 | 0.5 |
|
|
|
|
|
| 0.5 |
| ||
10111006 | 三生教育(1) | 必 | 16 | 16 |
| 1 | 1 |
|
|
|
|
|
|
| ||
12711007 | 三生教育(2) | 必 | 16 | 16 |
| 1 |
| 1 |
|
|
|
|
|
| ||
小计 |
| 742 | 574 | 168 | 43 | 9 | 11.5 | 13 | 9.5 |
| 0.5 | 0.5 |
| |||
通识教育选修课 | 任 | 160 | 160 |
| 10 |
|
|
|
|
|
|
|
| |||
学科基础 | 学科基础课 | 11113201 | △解析几何* | 必 | 64 | 64 |
| 4 | 4 |
|
|
|
|
|
|
|
11113202 | △数学分析(1)* | 必 | 96 | 96 |
| 6 | 6 |
|
|
|
|
|
|
| ||
11113203 | △数学分析(2)* | 必 | 96 | 96 |
| 6 |
| 6 |
|
|
|
|
|
| ||
21113204 | △数学分析(3)* | 必 | 108 | 108 |
| 6 |
|
| 6 |
|
|
|
|
| ||
11113205 | △高等代数(1)* | 必 | 96 | 96 |
| 6 | 6 |
|
|
|
|
|
|
| ||
11113206 | △高等代数(2)* | 必 | 96 | 96 |
| 6 |
| 6 |
|
|
|
|
|
| ||
21113207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必 | 80 | 80 |
| 5 |
|
|
| 5 |
|
|
|
| ||
11113208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必 | 64 | 32 | 32 | 4 |
| 4 |
|
|
|
|
|
| ||
21113209 | 物理学* | 必 | 64 | 64 |
| 4 |
|
|
| 4 |
|
|
|
| ||
小计 |
| 764 | 732 | 32 | 47 | 16 | 16 | 6 | 9 |
|
|
|
| |||
专业教育 | 专业基础课 | 21114210 | △常微分方程* | 必 | 48 | 42 | 6 | 3 |
|
|
| 3 |
|
|
|
|
31114211 | △复变函数论* | 必 | 54 | 54 |
| 3 |
|
|
|
| 3 |
|
|
| ||
21114212 | △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 | 必 | 80 | 48 | 32 | 5 |
| 5 |
|
|
|
|
|
| ||
21114213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必 | 90 | 72 | 18 | 5 |
|
| 5 |
|
|
|
|
| ||
31114214 | △数值分析* | 必 | 90 | 72 | 18 | 5 |
|
|
|
| 5 |
|
|
| ||
31114215 | △数学建模* | 必 | 48 | 40 | 8 | 3 |
|
|
|
|
| 3 |
|
| ||
41114216 | △数据分析* | 必 | 54 | 36 | 18 | 3 |
|
|
|
|
|
| 3 |
| ||
小计 |
| 464 | 364 | 100 | 27 |
|
| 10 | 3 | 8 | 3 | 3 |
| |||
信息与计算方向限选课 | 21115217 | 计算机网络* | 必 | 64 |
| 64 | 4 |
|
|
| 4 |
|
|
|
| |
31115218 | 实用数学软件* | 必 | 36 |
| 36 | 2 |
|
|
|
| 2 |
|
|
| ||
31115219 | 离散数学* | 必 | 72 | 72 |
| 4 |
|
|
|
| 4 |
|
|
| ||
31115220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 必 | 64 | 32 | 32 | 4 |
|
|
|
|
| 4 |
|
| ||
31115221 | 网络程序设计* | 必 | 54 | 36 | 18 | 3 |
|
|
|
| 3 |
|
|
| ||
小计 |
| 290 | 140 | 150 | 17 |
|
|
| 4 | 9 | 4 |
|
| |||
运筹与控制方向限选课 | 21115222 | 控制论基础* | 必 | 64 | 48 | 16 | 4 |
|
|
| 4 |
|
|
|
| |
31115223 | 组合优化* | 必 | 54 | 36 | 18 | 3 |
|
|
|
| 3 |
|
|
| ||
31115224 | 线性规划* | 必 | 54 | 54 |
| 3 |
|
|
|
| 3 |
|
|
| ||
31115225 | 最优控制理论* | 必 | 54 | 36 | 18 | 3 |
|
|
|
| 3 |
|
|
| ||
31115226 | 图形与图像处理* | 必 | 64 | 48 | 16 | 4 |
|
|
|
|
| 4 |
|
| ||
小计 |
| 290 | 222 | 68 | 17 |
|
|
| 4 | 9 | 4 |
|
| |||
信息与计算方向任选课 | 31125227 | 信息论基础 | 选 | 54 | 54 |
| 3 |
|
|
|
| 3 |
|
|
| |
31125228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选 | 72 | 36 | 36 | 4 |
|
|
|
| 4 |
|
|
| ||
31125229 | 微分方程数值解 | 选 | 64 | 48 | 16 | 4 |
|
|
|
|
| 4 |
|
| ||
41125230 | 科学与工程计算的近代方法 | 选 | 72 | 54 | 18 | 4 |
|
|
|
|
|
| 4 |
| ||
31125231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选 | 90 | 72 | 18 | 5 |
|
|
|
| 5 |
|
|
| ||
31125232 | 操作系统 | 选 | 80 | 64 | 16 | 5 |
|
|
|
|
| 5 |
|
| ||
41125233 | 高级数值分析 | 选 | 54 | 38 | 16 | 3 |
|
|
|
|
|
| 3 |
| ||
41125234 | 计算机图形学与可视化 | 选 | 54 | 36 | 18 | 3 |
|
|
|
|
|
| 3 |
| ||
41125235 | 数学分析(续) | 选 | 36 | 36 |
| 2 |
|
|
|
|
|
| 2 |
| ||
41125236 | 高等代数(续) | 选 | 36 | 36 |
| 2 |
|
|
|
|
|
| 2 |
| ||
小计 |
| 300 |
|
| 17 |
|
|
|
| 12 | 9 | 14 |
| |||
运筹与控制方向任选课 | 31125237 | 线性系统 | 选 | 90 | 54 | 36 | 5 |
|
|
|
| 5 |
|
|
| |
31125227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选 | 72 | 36 | 36 | 4 |
|
|
|
| 4 |
|
|
| ||
31125238 | 软件工程 | 选 | 54 | 36 | 18 | 3 |
|
|
|
| 3 |
|
|
| ||
31125239 | 最优化算法 | 选 | 64 | 48 | 16 | 4 |
|
|
|
|
| 4 |
|
| ||
41125240 | 计算智能 | 选 | 74 | 54 | 18 | 4 |
|
|
|
|
|
| 4 |
| ||
31125241 | 计算机控制 | 选 | 80 | 64 | 16 | 5 |
|
|
|
|
| 5 |
|
| ||
41125242 | 模式识别 | 选 | 54 | 36 | 18 | 3 |
|
|
|
|
|
| 3 |
| ||
41125243 | 数字信号处理 | 选 | 54 | 36 | 18 | 3 |
|
|
|
|
|
| 3 |
| ||
41125244 | 多目标优化 | 选 | 36 | 30 | 6 | 2 |
|
|
|
|
|
| 2 |
| ||
41125245 | 非线性规划 | 选 | 36 | 30 | 6 | 2 |
|
|
|
|
|
| 2 |
| ||
小计 |
| 300 |
|
| 17 |
|
|
|
| 12 | 9 | 14 |
| |||
总计 |
| 2720 |
|
| 161 | 25 | 27.5 | 29 | 25.5 | 29 | 16 | 17 |
| |||
备注 | 1.带*号课程为考试课程,其余为考查课程。2.《三生教育》以讲座形式进行。3.专业任选课至少17学分。 |